|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浅谈无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浅谈无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无为本地介绍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无为宣传部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wuwe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7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无为县位于皖江之畔,巢湖之滨,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宋明两代状元焦蹈、邢宽,北宋著名诗人杨杰,明代哲学家吴庭翰名传千载;民族英雄戴安澜率远征军屡建奇功;诗人田间擂响了抗日的战鼓;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红旗颂》等传唱大江南北。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集历代名碑在此建宝晋斋,唐太宗李世民御赐建双泉寺,历经千年沧桑的黄金塔巍然耸立。近年来,无为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七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这为无为文化融入市场,跃入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一、文化产业初露端倪

(一)文化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无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以无为县农文化广场为代表的十多处晨练场,使广大居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城内还相继建成了铁山影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大型活动场所;形成了新四军七师纪念馆、三尖山烈士纪念塔、皖江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塔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缮了米公祠、黄金塔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保护文物单位。

(二)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山环西北,水聚东南”,是无为的基本地貌,也为无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出现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品牌。如安徽的九寨沟——万年台,绿色画廊——黄龙桥,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天井山等,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

(三)群众性文化繁荣活跃。近年来,无为文化活动风生水起,各类文化活动不断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呈现出一派风风火火的局面。由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企业赞助的文化活动正成为无为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政府搭台、企业赞助,开展的第七届文化艺术节,“英风妙姿”、“和风华章”、“今夏星光灿烂”等文艺演出,都有声有色。

(四)产品与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在生产活动中注入文化,可以提升产品品位,提高经济效益,弘扬优秀文化。同时,文化产业依托物质产品的生产得到发展。如我县赫店镇中一酒业公司生产的“老子醉酒”,取自于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常巧妙地运用无为文化推介了企业产品。此外,露仙酱菜、襄安草艺、无为板鸭等产品都注入了无为的文化思想,无形中推动了无为文化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按照有关产业的标准,一个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8%到10%才能称之为产业。无为县文化产业还未达到这个目标,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空间还很大,文化的影响力还未完全释放出来,文化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发展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认识偏差。文化产业的范畴,涵盖了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信息网络服务业、教育业、旅游业、体育业、广告业、会展业、咨询业等。而县域文化往往局限于从专业角度开展一些文艺演出活动,这些大都需要事业性财政拨款来支持,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便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钱少了难办事,人与事只能在额定的活动经费框框里打转。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简单化处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必须以公益性为前提,改革的目标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在加大投入和政策环境上给以营造良好的环境。如果只简单把部分经营型文化事业单位加快脱离财政供养,推向市场,减轻财政负担,改革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三)创新精神不够。县域文化单位对应市场的需求,表现在现有工作层次或模式上,能够有所作为。但如果再向深层次、更广域地带去发掘,就不能做到大有作为。文化界缺乏一种要打破自我封闭、充分激发潜能、转换工作思路并勇于探索,敢于实验,闯出新路的思维。

(四)市场的文化消费不足。目前,文化供给大于文化需求是无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设想

(一)做好论证和合理规划。要立足资源普查,尊重项目评价,有多少资源,就做多大的市场。一是做好无为文化产业资源普查工作。细化已有的文化产业项目运作方案,邀请文化、经济、产业经营方面的专家,对无为现有的文化产业项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充分论证。二是突出重点。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既要立足发挥无为独特的人文地理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又要借助现代科技包装和市场化营销运作手段,确立主要的文化产业发展导向,有重点地做大做强无为的文化产业。

(二)继续文化体制改革。一是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从以办文化为主转变为以管文化为主,从以管理直属单位为主转变为以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为主。二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改革重塑无为文化发展微观的运行机制,县政府不养“人头”养项目,无为事业单位进入市场。三是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对公益性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主导,鼓励社会捐助。对经营性文化领域,如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要放手对民营企业开放。

(三)打造文化旅游基地。随着省会经济圈的扩张,需要更多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无为要按照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积极西迎,着力打造“无为旅游”。围绕无为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等诸多产业,形成产业链,从而极大地满足省会经济圈和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繁荣活跃文化节会。以文为媒,以“经贸唱戏”为目标,紧扣文化主题,可以达到弘扬城市文化,促进发展的目的。无为传统庙会很多,不仅各种农资、农具、农产品经销火爆,更有唱大戏、玩把戏、做美食等传统节目。因此,政府可以正确引导庙会,把开展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结合起来,给企业在庙会中文化活动的冠名权,把简陋的庙会发展成文明而繁荣文化节会,让文化与经贸发展相得益彰,文化在节会中发扬光大,文化产业借节会东风加快成长的红火局面。

(五)大力发展企业文化服务。在无为县的三大工业园区内,一大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这对文化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一是企业要寻求更多新奇有效的推广形式、展示手法和制胜招数来达到更大的发展;二是稍有素质的企业老板都有提升本单位的文化气氛的需求,对企业CI策划感兴趣,希望更多的获取经济信息情报和管理营销咨询;三是不少企业老总有出书的需求,要把自己的非凡创业经历传诸世人。这些都有利于形成诸如企业策划、广告代理、公关代理、文案代理、演出经纪、信息咨询、创业培训中心之类的文化服务行业。而经过文化服务行业的打造,企业文化层次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六)做好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在文化领域,政府只能够提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构建市场化运作环境和文化产业项目的社会投入与招商引资来实现。因此,要做好无为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首先,要求以文化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与无为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相适应,认真抓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和论证。其次,项目运作必须有市场主体,不能以政府的职能部门作市场主体,必须给投资者有利可图的目标追求。其三,在打基础和起步阶段,政府对文化产业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应给予必要的前期工作经费投入。

无为县文化产业的潜力,不但在于拥有厚积的文化底蕴,还在于拥有一大批高新文化人才以及文化部门长期积累的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经济发展势头和来自省会经济圈和长三角的双重辐射。如果能抓住机遇,做到文化与产业结合,文化与企业联姻,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产出与消费回收对换,文化实业与文化创收双管齐下,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能够找准坐标、大有作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